【中時健康 王天磊/台北報導】2014.09.11

proimages/news/pic_news-005.jpg
 

 

人工植牙耐用好清潔,優點多多,不過,並非人人都適用。媒體報導一名68歲的糖尿老病友,因上下排牙齒缺牙,影響咀嚼及外觀,子女籌錢幫老父植牙聊表孝心,沒想到老先生牙骨頭結構無法支撐植體,引發嚴重感染,緊急動手術,差點危及性命。

新竹品御牙醫診所張仲義醫師表示,目前植牙技術相當進步,能將手術風險降到最低,大多數人都能享受到植牙的好處,但仍有無風險、有風險及高風險族群之分。例如,罹患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民眾,即屬植牙風險族群,必須先請主治大夫評估許可,同時將病情穩定控制住方能植牙。

至於部分民眾,因服藥或是先天疾病因素,造成傷口不易癒合,免疫力太差,容易發生感染,或是牙骨組織太脆弱,重建有其實際上的困難,則屬於植牙高風險族群。對這些患者,則建議採用非植牙的方式重建。

一般民眾以為年紀太大不適合植牙,其實,實際身體健康狀況才是評估適合接受人工植牙與否的標準,並非以年齡高低為標準。有些人還不到65歲,年紀並不大,但全身是病,很可能就不適合植牙。

張仲義醫師指出,日前成功幫助一名85歲缺牙老人家完成植牙,解決飲食咀嚼障礙,由於老人家身體相當硬朗,所以植牙過程相當順利,老人家對植牙的療效也相當滿意,顯示高齡植牙並非問題。

有些人身體看似健康,但卻容易造成植牙失敗?張仲義舉例,罹患急性鼻竇炎的患者,鼻竇腔受到病菌感染,卻常誤當小感冒,這時若貿然對鼻竇腔補骨,很容易讓病菌有機可乘,侵襲牙床,引起發炎腫脹。

另外,如果計畫植牙的位置附近牙齦長膿包,代表病菌處於活躍狀態,最好先治癒再植牙,以免製造病菌侵入植體周圍的機會,無形增加植牙失敗的可能性。

50至60歲停經女性,若罹患骨質疏鬆症,常會服用骨鬆藥物「福善美」來延緩骨質流失。但骨鬆藥物會抑制蝕骨細胞活性,長期服用的患者若貿然拔牙,蝕骨細胞喪失消除壞死骨組織的能力,新骨沒有機會長出,拔牙後傷口不會癒合,也無法進行植牙。

一般建議服用骨鬆藥物超過半年以上的患者,最好先與主治醫師討論評估,至少停藥3個月到半年,待藥效減低,蝕骨細胞恢復活性,再考慮進行植牙。

由於植牙過程中,患者必須張口,如果張口度低,則成為植牙手術的障礙。有些人精神壓力一大,就習慣緊咬口腔關節,甚至隔天無法張口。張仲義醫師指出,這類患者可透過鎮靜方式,讓植牙手術順利進行。

部分民眾因先天遺傳因素,口腔開合空間不足,或缺牙太久,導致對咬顎牙骨過度生長落下,則需尋求其他方式解決空間不足的問題,才能進行植牙。

張仲義醫師提醒,還有一種所謂美觀上的風險,亦即植牙雖然能重建大部分牙齒外觀,但無法百分之百恢復牙肉原狀,因牙肉多少都會出現萎縮。這情況若發生在前牙美觀區,尤其是微笑時牙肉有外露的民眾,植牙後美觀上的變化有時會讓患者不太滿意。建議民眾在自我需求及實際重建結果之間先取得平衡點,再考慮植牙。

總之,植牙雖然已成為牙科診所的顯學,但仍有一定風險,建議在與醫師充分溝通並了解風險後再進行較佳。

關閉